

作者:行唐发布 来源:宣传部点击数: 232 更新时间:2017年04月10日 字体:【小 大】
4月8日,我县召开2017年三级干部会议。县委书记杨立中作了重要讲话,县委副书记王彦芳主次会议,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会议。
近年来我们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,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.5%,粮食生产连年丰收;自2015年以来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,改变了小康实现程度多年为零的局面;目前我县具备一定规模的各类现代化农业园区已达12个,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比重达70%以上;去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.4%,拉动经济增长1.2个百分点,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。
农业将怎样发展?
围绕市委对行唐的发展定位,结合我县农村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特点,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基础上,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着力向“全域园区化、产业特色化、农业品牌化”方向发展,努力建设生态、旅游大县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。
【2017年,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做?】
一是向调整农业结构要效益。
●以“两红一白、两种一养”特色产业为重点,加快特色种养产业发展。做强做优以口头、九口子和上闫庄为中心的红枣产业带,积极谋划引进核桃初加工、深加工企业;2017年中药材种植要确保达到2.5万亩,力争达到3万亩以上;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;加快养殖小区向牧场转变,实现牧场式管理奶牛场区达到80%以上;力争2017年年底肉牛、肉驴存栏量均达到1万头以上。
●要积极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,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,确保全县不发生牧渔产业质量安全事故。
● 2017年力争家庭农场达到400家,农民合作社实体社达到800家,全县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35%。
●要按照“农业品牌化”的发展思路,提升行唐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二是向农村产业融合要增收。
●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。力争2017年完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,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,10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申报评定;加快推进“河北行唐国家红枣公园”建设;加大对神树湾现代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;积极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。
●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。着力打造粮油、乳品、肉类等产业链;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设立研发机构,开发生产方便食品、休闲食品、速冻食品、马铃薯主食产品,挖掘开发一批功能性食品。
● 要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。南河等15个“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”和龙兴庄、神树、张家庄等3个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,力争2017年吸引游客16万人次以上。力争2017年年内启动连接上闫庄、九口子、口头等地农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的北部休闲农业观光“百里环廊”建设,争创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县。
●2017年全县要培育示范网店30家以上,打造一批“淘宝村”。
三是向美丽乡村建设要品位。
●要强化规划引领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、发展乡村旅游、搞好脱贫攻坚结合起来。
●要坚持连片打造。2017年要把龙乡田园-环行唐县红领巾水库片区作为重点进行打造;搞好“四叉”联建和47个省级重点村的建设,力争创建3-5个省级美丽乡村;依托黄庵、阳关、东井底玉皇山、口头水库“太极山”等山川文化资源,谋划建设几个集文化、旅游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。
●要推进“三区”共建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综合体。
●要注重生态建设。2017年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、封山育林4万亩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.7%以上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。
●要突出乡愁文化特色,打造属于行唐自己的文化“标签”。
四是向深化农村改革要活力。
●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。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“三权分置”要求,2017年要完成龙州、口头等5个乡镇11.3万亩土地确权颁证工作。
●要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。2017年必须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,实现所有的贫困村基本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其余行政村也要在年内启动,201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改革。
●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。引导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,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。要发挥供销社销售网络优势,让更多农产品走出行唐,进入京津,走向全国。
●要深化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改革。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;进一步完善“政银企户保”模式;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。